合同销售金额和新增投资货值双双突破2000亿元--3月23日,绿城中国发布2019年全年业绩公告,并在当天下午举行了年度业绩发布会。
在港交所上市的绿城中国,往年的年度业绩发布会都在香港召开。但由于新冠疫情,本次发布会放到了绿城的大本营杭州,并且采用线上线下“双发布”的形式,除本地投资者和媒体来到现场外,更多的投资者和媒体通过直播“云参加”了本次发布会。
据介绍,2019年,绿城中国公司年度收入人民币615.93亿元,实现除税前利润人民币99.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和25.9%;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人民币43.36亿元,同比增长14.2%;年度实现每股基本盈利人民币0.55元,同比增长205.6%。董事会建议宣派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3元(2018年:人民币0.23元),按年同比增长30.4%。
其2019年业绩的核心数据中,营业收入、毛利、总资产、总存货、净资产和银行存款及现金均达到历史最高;股东应占利润、净利润、除税前利润,则是近六七年来的最高;净资产负债率为63.2%,持续保持在合理水平。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行业发展蒙上了阴影。目前,绿城中国正积极复工复产,整体复工率达到80%-90%,其中长三角区域的复工率已经高达100%、管理人员和工人也已经100%到岗。2020年,其目标为:新增货值和销售金额要双双超过2500亿元。对此,绿城中国董事会主席、总裁张亚东坦言,新冠疫情对今年一二季度的影响会比较大,但对2020全年依然充满信心,“预期大概率地会实现目标。主要是看全国的疫情特别是境外的疫情,还包括资本市场最近的情况。我们现在还是按照这个目标去努力。”
展望2020年,公司整体可售货源约1696万平方米,整体可售金额约人民币3583亿元。“2020年,我们将继续稳健经营,实现有质量的发展。通过持续努力,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张亚东表示,目前最关注的点,不是销售额,而是四个字“聚焦利润”。
据悉,绿城中国正在进行“与国家十四五规划相匹配的五年发展规划”,未来将重点布局重资产、轻资产及“绿城+”三大业务主航道,向“理想生活综合服务商”全面转型。张亚东透露,到2025年要实现销售规模超50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轻资产板块,即代建“独角兽”绿城管理,已于2月28日在港交所递表,冲刺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