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各家疫苗生产企业受到市场空前关注。3月20日,疫苗生产龙头企业之一的沃森生物(300142.SZ)发布2019年年度报告。年报显示,2019年该公司自主疫苗产品销售收入猛增,同比增长率32.53%。由此带来营业收入11.21亿元,同比增长27.55%。
报告期内,公司财务状况良好:营业收入11.21亿元,同比增长27.55%;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减少86.4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6.07%;经营现金流净额6201万元,同比增长195.08%。其中净利润由于2018年公司获得了大量非经常性收益,基数过大,使得2019年净利润同比例减少;此外各项指标均大幅增加。
自主产品销售持续加速
沃森生物的自主疫苗产品销售持续稳定增长,带动收入大幅提升。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疫苗产品收入10.94亿元,较2018年同比增长32.53%,占整体收入97.59%;其主力子公司玉溪沃森获批签发产品数量合计39,746,540剂(瓶),较上年同期增长37.64%。
目前,该公司拥有Hib疫苗(西林瓶、预灌封)、AC结合疫苗、ACYW135多糖疫苗、AC多糖疫苗、23价肺炎疫苗、百白破疫苗6项自主疫苗产品(7项品规),除Hib疫苗(西林瓶)和AC结合疫苗外,其他产品2019年销售收入均大幅增加,其中百日破疫苗销售收入增长率更是高达225.33%。
2020年1月10日,沃森生物收到了国家药监局颁发的13价肺炎结合疫苗《药品注册证书》,目前正在组织生产和批签发的工作。13价肺炎结合疫苗在业界有“疫苗之王”的称呼,预计完成批签发后将会形成又一个销售热点。
沃森生物在海外市场的销售也在不断拓展。报告期内,子公司玉溪沃森再次获得埃及卫生部720万剂AC多糖疫苗的采购订单,同时,埃及卫生部增加签发了60万剂ACYW135多糖疫苗的采购订单。公司持续筹备相关产品的WHO(世界卫生组织)预认证工作,ACYW135多糖疫苗申报WHO预认证获得受理,并完成初步评审意见回复及样品送检。子公司上海泽润于2019年10月获得盖茨基金会250万美元资金支持,用于推动9价HPV疫苗的临床研究和WHO预认证工作。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产品已出口至12个国家,公司2019年海外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3.60%,产品出口创汇再创新高。
毛利率超高新产品迭出
疫苗行业自主产品毛利率普遍较高,被投资人称为“黄金赛道”。报告显示,沃森生物2019年自主疫苗产品的毛利率达到82.06%;其中主力产品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预充)的毛利率更是分别高达92.77%和88.75%。
除目前已在市场销售的6项自主产品外,沃森生物的其他多个核心自主产品也取得重大进展。资料显示,目前,公司正在进行13价肺炎结合疫苗的生产和批签发工作;子公司上海泽润二价HPV疫苗于2020年1月完成III期临床试验数据揭盲工作,进入临床试验数据统计分析与临床研究总结阶段;九价HPV疫苗目前正在开展I期临床试验;重组EV71疫苗于2019年3月向国家药监局申请临床研究获得受理,6月收到国家药监局颁发的《临床试验通知书》,目前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另外,公司尚有四价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等多个疫苗产品处于临床研究或临床前研究的不同阶段。
自主新产品的不断推出得益于高水平的专业团队。沃森生物拥有在临床前研究、药品注册、临床研究管理、产业化、产品销售、公司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团队。目前,公司核心管理团队由来自国家几大生物研究所的创业团队和具有海外跨国公司从业背景的专业团队组成,创新能力卓越,公司拥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100余人,高端海归科学家近10人,中组部“千人计划”专家2人。
智慧化管理与追溯体系为安全把关
疫苗生产领域的安全问题一直为大众密切关注,对此沃森生物在增加生产销售的同时,逐步打造了智慧化管理与追溯体系。
报告称,沃森生物已构建了传统疫苗、新型疫苗的研发技术平台,拥有涵盖从分子生物学、生化与免疫学到动物药理筛选等功能在内的工艺/质量研究、开发设施以及符合GMP标准的临床样品生产基地。
同时,沃森还将通过设备设施自动化控制和生产质量信息化管理的深度融合,进行智能化运营分析和风险监控,打造智慧工厂。通过建设从原辅材料进入公司到生产质量的全流程管控和冷链物流的全过程监控,再到接种到每一位受种者身上并监测的完整数据链,实现每一支疫苗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化管理与追溯。
目前,沃森生物的多个疫苗产品质量指标达到或高于世界卫生组织规程和《欧洲药典》的规定,在多个关键指标上,公司制定的企业注册标准达到或高于《欧洲药典》的相应规定。同时,沃森生物的疫苗国际制剂中心建设项目按照国际标准进行设计及建设,目前正在开展洁净装修、工艺设备安装等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