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晚间,平安好医生(01833.HK)公布了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中期财报。在港上市后的首份财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平安好医生实现营业收入11.23亿元,同比增长150.3%;其中,核心业务——家庭医生业务收入贡献显著,同比增长91.4%至1.86亿元。健康商城业务则同比增长302.7%至6.28亿元。
除了营收增长迅速外,半年为期的考核中,平安好医生的净亏损也有所收窄,缩小2.6%至4.44亿元。
流量持续增长,亏损收窄
根据沙利文最新报告显示,2016-2025年期间,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市场规模,将实现27%的年化复合增长率,预计2025年的市场规模近1000亿元。加上各地政府关于互联网+大健康、处方外流、分级诊疗等相关政策的出台,互联网大健康的路势必会越走越宽。
从平安好医生的整个流量增长上就能够发现,行业在走向上通道。根据此次财报数据,在注册用户数、月活跃用户数(MAU)、日均咨询量这三项关键指标上,平安好医生均保持增速。截至6月末,公司注册用户数达2.28亿,较2017年末增长3520万;期末MAU达4860万,同比增长50.9%;上半年日均咨询量达53.1万,同比增长58%。
尽管咨询量增长,可通过AI研发,平安好医生在提升线上咨询的效率和准确率的同时,也有效控制了成本。
目前,通过整合AI辅助的自有医疗团队资源、外部医生资源和医疗网络资源,平安好医生已形成线上咨询与线上购药、线上咨询与线下就医的服务闭环。上半年,家庭医生业务收入1.86亿元,同比增长91.4%。截止2018年6月末,平安好医生拥有自有医疗团队1037人、签约合作外部名医4650名(均为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合作医院超过3100家(包括1200多家三甲医院),合作药店超过12000家。目前,“1小时送药”网络已覆盖全国80多个主要城市,让用户享受更便捷优质高效的家庭医生服务。
目前根据超过3亿条的线上咨询,已经开始布局智能药柜和AI辅助诊疗系统结合的“一分钟诊所”。
2018年上半年,平安好医生还针对保险用户的医疗健康管理需求,推出就医360产品,提供360°全方位的医疗健康管理服务,将线上咨询、线下就医、闪电送药融于一体。
这部分由于涉及集团采购,增长最快的业务:健康商城的毛利也有所局限。截至 2018年6月,公司整体毛利率为27.5%,较2017上半年的41.7%减少14.2个百分点。
左手收购万家医疗,右手联合Grab出海
在披露中期财报后,平安好医生还宣布了两项投资举措。9.8亿收购平安万家医疗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同时,与Grab共同设立东南亚国际合资公司,将平安好医生的医疗服务和 AI 技术对外输出,推进国际化战略。
一手稳固线下,一手推向海外。
据悉,万家医疗主要从事药房及诊所资源整合及评审服务、医疗服务工作平台业务、线下诊所服务、人才培训及管理服务。截至2018年6月30日,万家医疗的平台有63000多间登记诊所。对于初级医疗体系资源的连接与掌握,是万家医疗的核心优势。在国家倡导分级医疗、医药分家的大背景下,整合线上线下医疗资源是走通分级诊疗闭环的重要一步。
而在海外业务上,平安好医生则在孙正义的促成下,完成了与A2G(Grab全资附属公司)就成立东南亚合资公司签订认购协议。该合资公司主要将通过移动平台在东南亚从事一站式医疗健康服务,包括在线医疗、消费型医疗、健康商城以及健康管理与互动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