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上海  杭州  成都  期货  推广  充电  app开发  东莞 

日赚1.1亿!千亿地产巨头大动作 要砸1600亿拿地

   日期:2020-03-27     来源:旁推网    作者:旁推网    浏览:6    评论:0    
核心提示:  3月27日,房地产龙头企业碧桂园交出2019年成绩单,并举办了线上业绩发布会。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碧桂园集团常务副总裁程光煜和碧桂园集团首席财务官兼副总裁伍碧君等

  3月27日,房地产龙头企业碧桂园交出2019年成绩单,并举办了线上业绩发布会。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碧桂园集团常务副总裁程光煜和碧桂园集团首席财务官兼副总裁伍碧君等高管出席业绩会,并答记者问。

  年报显示,碧桂园于2019年实现总营收约为4859.1亿元,同比增长28.2%;

  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约为401.2亿元,同比增长17.6%,相当于日赚1.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碧桂园手上现金充足,账面现金余额2683.5亿元,创历史新高。由于现金充裕,高管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2020年拿地预算1600亿元左右。

  碧桂园2019年营收4859

  日赚1.1亿元

  碧桂园披露的业绩显示,集团于2019年全年实现总营业收入约为4859.1亿元,同比增长28.2%;毛利润1266.4亿元,同比增长23.6%;净利润约为612亿元,同比增长26.1%。

  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约为401.2亿元,同比增长17.6%,相当于日赚1.1亿元。

  财报显示,碧桂园目前大部分收入还是来自物业销售。2019年度,碧桂园物业销售4750亿元,占总收入的97.8%,此外,2.2%来自建筑服务、酒店服务以及租金收入等。

  由于碧桂园分拆物业管理公司独立上市,故2019年度物业管理服务的收入为0。

  2019年度,碧桂园旗下物业管理公司碧桂园服务实现营业收入96.45亿元,营收即将迈入百亿门槛。就营业收入规模来看,碧桂园服务接近百亿的收入仅次于万科物业的127亿元,比融创物业高出将近30亿元。

  权益回款率高达96%

  截至去年12月31日,碧桂园集团连同其联合营公司,共同实现归属于集团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额约为人民币5522亿元,同比增长10.0%;归属于集团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面积约623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2%;权益销售去化率高达72%,权益合同销售金额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去年,碧桂园集团合并房地产销售现金回款约5898.6亿,其中权益销售现金回笼约人民币5301亿元,权益销售回款率高达96%,回款率在2018年91%的基础上提升5个百分点,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鉴于销售回款额的大幅度增加,碧桂园净经营性现金流连续四年为正。

  手握2683.5亿现金创新高

  预计今年1600亿拿地

  截至去年12月31日,碧桂园账面拥有可动用现金余额2683.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4.1%。另有约3167.9亿元银行授信额度尚未使用。

  由于现金充裕,程光煜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2020年拿地预算1600亿元左右,或者超过1600亿元。“因为我们的现金比较充沛,我们会根据实际机会进行调整,以今年的整体情况做适度调节。”

  据悉,碧桂园2019全年获取的398宗土地的权益预期建筑面积约为5272万平方米,权益总代价约1606亿元,平均地价为3047元/平方米。

  与此同时,碧桂园的杠杆水平和融资成本仍旧处于行业低位。截至去年末,碧桂园净借贷比率仅为46.3%,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碧桂园截至2019年末的有息负债总额约3696亿(含银行及其他借款、优先票据、公司债券和可转股债券),其中需于一年以内偿还的短期有息债务为1163亿,占总有息负债之31%,其余大部分均为一年期以上长期负债。

  同时,集团约2683.5亿的现金余额对于短期有息债务的覆盖比例达2.3倍。

  疫情之下,前2月销售下降30%

  总裁:对未来地产走势保持谨慎乐观

  在线上业绩发布会上,针对疫情的影响,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表示,这一次疫情特别是2月份对碧桂园的销售有直接的影响,但3月份销售情况已经基本走入正常。

  据了解,今年1-2月份。碧桂园录得的销售额同比下降了约30%。

  程光煜则补充,疫情影响来自于线下售楼部的关闭:“高峰期我们是100%的售楼部的关闭,以及客户的在家隔离,所以2月份会有大幅度的下降。”

  据了解,截至目前,碧桂园已有100%的在售项目开放线上售楼部,97%的售楼部恢复正常营业,95.2%的工地复工,3月份的销售已恢复至接近去年同期水平。

  除销售环节的制约,程光煜透露,由于工程的原因,公司一季度的推售货量从去年同季度的900多亿下降至约510亿元,这对销售端也产生了影响。

  莫斌还表示,对中国房地产市场有信心,城镇化的推进仍有巨大空间。在疫情可控、政府出台相关支持政策的前提下,公司有信心能够抓住疫情下的市场机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公司得益于1-6线城市的均衡布局,有相对大的空间去调整,对未来走势谨慎乐观。”

  近20亿投入机器人业务研发

  希望明年可部分量产

  碧桂园在财报中还披露了机器人业务的最新进展:碧桂园博智林机器人项目自2018年7月启动建设以来,重点聚焦建筑机器人研发、制造与应用,已招募了3256名国内外优秀研发人才,现有在研建筑机器人50款,其中32款已投放工地测试,其安全性和工作效率相比人工作业大大提升;累计递交专利申请1843项,获授权327项。

  据了解,碧桂园机器人业务2019年全年研发费用约人民币19.7亿元。其中,建筑机器人在研产品50项,已投放工地测试32项;医疗机器人在研产品5项,启动注册申报1项、进入临床试验阶段1项。

  莫斌透露:“我们希望建筑机器人能够在明年这个时候进入部分的量产,希望能快速地实现产业化。”

  大湾区可售资源超3000亿元

  在业务展望方面,碧桂园称其土储丰富。在粤港澳大湾区已获取权益可售资源3091亿元,潜在权益可售资源3226亿元。

  其中位于深圳的已获取权益可售资源约217亿元,潜在权益可售资源约1,408亿元。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8009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