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证券(002500.SH)3月16日晚间公告称,公司已完成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工商登记手续,并领取了营业执照。该子公司全称“山证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设立在深圳市福田区。
不过,比起其金融科技子公司的成立,公司2019年业绩翻倍更让人注意。根据山西证券披露的2019年度业绩快报,公司全年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11亿,较2018年同比增长130.20%,实现业绩翻倍。
但光鲜业绩的背后,却是其财务数据的“暗流涌动”。
尽管上市公司2019年以5.11亿的净利润实现业绩翻倍,但其计提资产减值高达1.48亿。其中,包括债权减值4090万元,涉及的个券包括“16永泰02”、“16金立债”、“17东集01”、宜华债券及其他债券;两融业务导致融出资金减值1448万元;信用业务应收款项减值780.04万元;子公司格林大华资本应收款项计提减值1.21亿元;子公司中德证券应收款项减值414.90万元。
过高金额的资产减值,也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并影响到监管对其在2019年4月提出的不超过60亿的股权融资方案的判断。
3月3日,山西证券公告称,证监会向公司发函,希望上市公司做好配股发审委会议准备工作,并在函中对几大问题进行了询问,包括:山西证券各期计提资产减值损失波动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未决诉讼涉及的资产减值及计提的预计负债是否充分、大宗商品交易及风险管理业务的经营模式和会计处理、近三年业绩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等。

另一方面,山西证券1-2月新增借款量过大,导致上市公司需要进行信披。
2020年1-2月,山西证券累计新增借款(含发行债券)73.89亿元,超过公司2019年末未经审计净资产人民币132.13亿元的40%。根据相关监管条例,公司需予以公告披露。山西证券解释称,2020年1-2月,公司累计新增负债融资73.89亿元,主要是正回购业务规模增加以及从其他金融机构拆入资金等影响。
尽管有着较大的新增借款量,山西证券新的债券融资工作依旧继续。2020年3月13日,山西证券公告称,公司最新一期董事会审议通过了两项债务融资方案。一项为全资子公司山证国际金融控股发行不超过1亿美元的美元债;另一项为山西证券发行不超过人民币150亿元境内外债务融资。
而在山西证券2019年1-12月经营数据中另一项值得关注的,则是重要的非全资子公司中德证券,全年月度经营数据犹如“过山车”。
中德证券是山西证券和德意志银行一起成立的合资券商,隶属于上市公司的投行业务板块,主要从事股票(包括人民币普通股、外资股)和债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的承销与保荐。作为一项轻资产业务,统计中的14个月经营数据,有10个月出现亏损。
另外,在2019年全行业投行业务大发展的背景下,这家合资券商的营业收入并没有发生太大增长,但一个变好的情况是,该公司的营业成本大幅下降。
从未经审计的2019年12个月分月经营数据来看,中德证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84亿元,净利润2453.79万元。而2018年,营业收入为3.02亿元的中德证券,全年成本为2.99亿元,最终仅实现净利润300万元。
2015-2019中德证券经营情况

2019.01-2020.02上市公司月度经营情况统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