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力金融(600318.SH)发布公告称,子公司安徽德合典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合典当”)作为原告,与相关个人和公司存在典当合同纠纷事项,金额合计5758 万元。其已向法院提起诉讼,目前案件已被受理。
实际上,2015年原本主营为水泥的新力金融受周期性行业波动影响而向彼时最为火热的互联网金融、民营金融转型,但“股灾”以后整个金融市场监管加速收紧,这导致新力金融一度“腹背受敌”,截至2017年年末其因为计提高额商誉减值准备而业绩骤降。对此,公司方面就发展战略提出,“必须把提升资产整体质量作为重中之重”。
1.08亿元典当合同纠纷
德合典当作为新力金融融资担保、小额贷款、典当、融资租赁和P2P网贷信息中介服务这五大板块布局中,典当板块的唯一平台,其担负着服务输出和内部协同的重要功能。而这一平台近期仍出现了相关合同纠纷。
具体来看,德合典当共涉及两宗纠纷,其一是与张某、房某、合肥博天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天化工”)典当合同纠纷事项,其二是德合典当与安徽省裕安集团复合肥原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裕安复合肥”)、房某、博天化工典当合同纠纷事项。这两宗纠纷较为相似,均为典当方和担保方未按期还款并办理续当、赎当手续。
在张某相关纠纷中,德合典当在2015年11月向张某发放当金人民币5400万元,并办理了股权质押登记手续。房某、博天化工分别向德合典当出具担保函,之后,张某一直按期续当并归还了部分本金。截至2018年1月29日续当到期后,张某既未还款办理赎当,也未申请办理续当。而担保人方面,根据公告所称,德合典当虽多次催促张某及担保人履行还款责任,但各被告均怠于履行自身应尽的合同义务。截至续当到期日,张某尚欠当金本金2150万元。
2015年同期,德合典当也向裕安复合肥提供当金5400万元,同样办理了股权质押登记手续。该笔合同的担保方同样为房某、博天化工。但同样在截至2018年1月29日续当到期后,裕安复合肥既未还款办理赎当,也未申请办理续当。裕安复合肥尚欠当金本金3450万元。
也就是说,这两笔金额共计1.08亿元的典当合同,目前尚未收回当金本金5600万元。
在上述情况下,德合典当提出其诉讼请求,除要求对方立即归还本金和承担诉讼相关费用外,还要求确认对博天化工合计310万元股权(为张某和裕安复合肥持有)享有优先受偿权。与此同时,德合典当已对上述几方所持有的位于合肥市庐阳区的写字楼4616.59平方米、商业2671.55平方米、车位51个等相关资产采取了查封(首封)措施。
“就典当行业而言,不动产及动产典当业务占八成以上,其中房地产典当是行业最为主要的业务。股权在内的财产权利典当业务,仅占一成多。”一位典当业人士就行业整体情况提及,“整体而言,典当行业主要靠自有资金,并且根据《典当行业管理办法》中各项业务余额和公司注册资本按比例挂钩,风险相对可控。”
《中国经营报》记者通过安居客网站不完全统计,合肥市庐阳区8个写字楼售价分别在6000元到2万元每平方米的水平。其中1万到1.5万元每平方米的价格更为常见。这意味着,以中位数计算,上述已被德合典当查封的资产,已远高于未归还的当金本金。
在上述纠纷外,根据新力金融2017年年度报告,德合典当涉及诉讼、纠纷共8件,合计金额逾1.3亿元,但大部分均处于调解协议正常执行中,意味着纠纷最终得到了较为妥善的处理。这些案件是否与这一起有相似之处,上述纠纷的处理方式和结果是否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推演?对此,新力金融方面相关人士提及,“上述纠纷和此前的业务纠纷类似,均为正常的典当业务纠纷。因均属于正常的典当业务纠纷,本次纠纷的处理结果预计与此前纠纷的处理结果相同,即通过双方调解或法院判决,形成生效法律文书后,双方按照法律文书确定的内容履行各自义务。”
优化增量
对于上述纠纷,新力金融称,“本案尚未开庭审理,暂无法判断对公司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的影响。”而对于投资者而言,其不无担心2017年年度业绩骤降的事情重演。
根据2017年年年度报告,新力金融实现营业总收入6.33亿元;实现净利润-1.79亿元,同比下降160.2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9亿元,同比下降289.80%。而在2017年三季报中,其净利润还是3958万元。公司称业绩亏损主要系计提商誉减值准备所致。
具体来看,2016年公司商誉为5.71亿元左右,但2017年年末该商誉为2.19亿元左右,下降61.67%。其中,新力金融对德润融资租赁计提商誉减值准备7100万元(商誉账面原值期初余额2.51亿元),对德善小贷计提商誉减值准备9416万元(商誉账面原值期初余额1.19亿元)、德合典当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04亿元(商誉账面原值期初余额1.17亿元)、德信担保全额计提商誉减值准备4851万元、德众金服计提商誉减值准备3395万元(商誉账面原值期初余额3431万元),合计计提3.52亿元。
“本年度商誉减值计提较大主要是在宏观环境持续收紧、金融去杠杆、监管环境日益趋严的大背景下,整个银行业资金成本的大幅上升,规模短时间内难以实现较大扩张。加上监管环境日趋从严,公司为逐步适用监管政策,采用压总量、保质量的方式逐步扩张,对此,公司管理层根据对市场环境的判断,调低了对公司业绩增长的预期。”上述新力金融方面人士提及。
2015年新力金融重大资产重组购买的上述标的资产,德信担保、德善小贷、德合典当、德润租赁和德众金融在2017年度未完成业绩承诺。这五家标的合计实现扣非后净利润1.65亿元,仅完成业绩承诺的53.23%。此外,在P2P行业监管高压的情况下,德众金融2017年亏损102.55万元,而该平台逾期金额高达9418.88万元,同时伴随清退超限额融资项目的压力。
不过,截至目前,上述人士透露,“德众金融一直认真执行政策规定,积极推进全面合规建设,根据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要求,逐项对照进行P2P平台的验收备案准备工作,平台运营正常。”
公开资料显示,在上述背景下,新力金融就重点项目成立攻坚小组,要求所属公司对每个存量逾期客户或项目指定责任人制定清收计划,逐项解决,同时优化增量。在公司全局战略上,其也提出了“把提升资产整体质量作为重中之重,实现持续稳健发展”的思路。
“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趋势下,在全国金融工作防风险、强监管的环境下,作为安徽省供销社参与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平台,公司将继续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自觉推动金融回归本源,继续把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把提升资产整体质量作为重中之重,实现持续稳健发展。”在对《中国经营报》的回复中,上述人士再次提出提升资产质量的重要性。
事实上,从上述被计提高比例商誉减值的子公司来看,其均在进行新的业务模式尝试和业务扩张转型,其中,德信担保对履约担保等非融资性担保业务进行探索;德善小贷新设滨湖、庐江业务点,并尝试转贷业务模式;德润租赁亦设立天津全资子公司,并培育汽车融资租赁业务。
而典当和P2P方面,德合典当开始探索民品典当业务,并打造相关民品典当品牌。德众金服则以“压总量、调结构”为主,停止发行超限额项目,转型以住房抵押贷为主要业务产品,并探索引入其他小额消费信贷产品。
“民营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升级,合规风控不再是形而上的口号,监管的相关细则预计将在不久后到来。”一位长期观察小贷、担保、典当等民间金融的市场人士提及。